【广东卫生在线】人工瓣膜“罢工”怎么办?广东医生用新技术40分钟解决

2021-08-11

近日,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瓣膜介入团队成功运用SAPIEN 3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,完成院内首例经导管二尖瓣生物瓣衰败的瓣中瓣置换手术。

 

▲SAPIEN 3球扩瓣挑战二尖瓣衰败后瓣中瓣手术

 

人工瓣膜“罢工”
66岁患者反复心衰发作

近日,66岁的陈伯因反复心衰发作入院。

十年前,他曾接受二尖瓣置换术(MVR)植入一枚瓣膜,“是瓣膜出现问题了吗?”陈伯内心惴惴不安 。

入院检查显示,患者人工二尖瓣生物瓣退行性变,二尖瓣脱垂并重度关闭不全、轻度狭窄,三尖瓣轻中度关闭不全......“当前生物瓣的使用年限一般是10-15年,该患者的生物瓣已经衰败,今年已两次因心衰住院接受治疗,处理衰败的生物瓣刻不容缓。”中山一院心脏瓣膜介入团队李怡副教授进一步介绍,首次开胸手术后脏器有较多黏连,二次开胸治疗风险极高。

由于身体条件差,陈伯及家属也不愿意再次接受外科开胸手术。

 

瓣膜介入团队另辟蹊径
40分钟解决难题

面对亟待处理的衰败生物瓣,中山一院瓣膜介入团队决定另辟蹊径——使用SAPIEN 3球扩瓣开展经导管二尖瓣生物瓣衰败的介入治疗。

据了解,该技术已得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)批准,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技术。目前,SAPIEN 3球扩瓣已进入国内,但临床开展经验较少。

为提高手术成功率、降低风险,瓣膜介入团队在术前做了充分准备:查阅国外文献并反复观摩手术录像资料;根据CT结果,对既往植入的人工瓣膜的位置、瓣环情况进行了评估,对再次植入瓣膜后主动脉瓣及左室流出道受到的影响、房间隔情况及穿刺部位、术中投照角度、左心耳内是否存在血栓等问题给予了充分考虑;术前拟定了详细的手术流程,讨论预演并参考督导专家的意见,对流程进行了多次修订完善。

“手术开展前,团队成员对整个手术流程已了然于心,就我个人而言,可以说在术前已经在心中将手术操作模拟了无数次。”李怡说。

 

 

手术当天,超声医学科、麻醉科多个科室共同协助,富有经验的外国督导专家给予了全程指导和帮助。术后超声显示,陈伯瓣周漏与跨瓣压差近乎为零,手术效果良好。

除去前期准备工作,手术全程耗时仅40分钟。

 

 

随后,中山一院瓣膜介入团队又为一位72岁高龄、低体重、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的女性患者完成了TAVI手术,并正式获得SAPIEN 3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独立心脏团队认证,成为国内首批独立团队认证中心之一。

“这一认证既是对我们团队已有工作的认可与肯定,也是激励我们今后进一步提高治疗水平、追赶国内外大型医疗中心的一大动力。”李怡如是说。

 

报道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zI3ODc5MjA1Ng==&mid=2247645546&idx=3&sn=13d2dc1ce715b3f9519daa2acfc6f453&chksm=eb5d6b7ddc2ae26b1834eb2868b0cc8ccb0e63c977e3deb79ecaf950c81fc24bf2080bacc197&mpshare=1&scene=1&srcid=0811cUoDSG6TQr3S9OKOGTUZ&sharer_sharetime=1628672930447&sharer_shareid=436816c22fc5964ca36b66f4e3bfc972#rd

报道时间:2021-08-11